JRS直播

JRS直播是一个合法备案的体育足球比分资讯网,专门为广大球迷们提供获取英超,西甲,nba,jrs直播,欧洲杯等最新最快资讯动态,免费高清直播和足球即时比分!

罗马会谈(罗马会谈视频)
来自:JRS低调看直播 www.fcb1899.net 时间:2023-03-29 18:45:04

今天给各位分享罗马会谈的知识,我们将从以下6个关于罗马会谈的观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那么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 《罗马公约》是怎么签订的?
  • 巴萨的法国射手久利转会罗马了?
  • 罗马全面战争怎么搞外交,还有兵种
  • 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的战争经过
  • 二战大事经过
  • 高卢战记的内容简介
  • 《罗马公约》是怎么签订的?

    1935年1月7日,赖伐尔与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在罗马就签署了一系列改善两国关系的协定和文件,统称罗马协定。该协定是在纳粹德国的威胁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缔结的,法国的目的在于通过与意大利接近来强化法国在欧洲的军事同盟体系、孤立纳粹德国;而意大利则是要借机实现其在非洲扩张的野心。因此,在谈判的过程中,当时非洲惟一保持独立的国家埃塞俄比亚,成了法意秘密交易的牺牲品:法国允许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自由行动;而意大利则答应法国实行共同的对德政策。罗马协定的缔结恶化了当时的国际形势,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1935年秋意埃战争的爆发。

    法意罗马协定的缔结源于法国制衡纳粹德国的政策需要。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后积极扩充军备,并因此于10月退出国联和国联主持的裁军大会。面对德国形势的恶化,法国人急于控制局势的发展。1934年4月17日,法国政府公开声明:“法国正式拒绝承认德国重新武装的合法性,由于德国重新武装……法国今后将通过自己的手段保障自己的安全。”法国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扩大一战后它在欧洲建立的军事同盟体系,来遏制纳粹德国的扩张野心。因而所谓“自己的手段”实际上就是寻找新的盟友以加强已有的军事同盟。与意大利接近乃是法国实现上述外交目标的重要步骤之一。

    事实上,在4月17日声明发表后仅过两天,法国政府就为改善与意大利的关系作出了姿态:4月20日,法国外长巴都照会意大利政府,表示一旦法意在欧洲普遍安全问题上达成谅解,法国将立即开始考虑解决法意矛盾及签订友好仲裁条约。此后,法国商业部长与法国退伍军人代表团又先后赴意大利访问,为法意接近铺路。5月25日,巴都在众议院明确表示:“法国与意大利并不是不可能在一种诚恳、忠诚而又明确的缓和中合作的。”

    对于法国亲近的表示,意大利反应积极。不过与法国不同,它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如何遏制德国,而是在于如何借机吞并埃塞俄比亚。意大利图谋埃塞俄比亚的野心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后期,意大利就曾发动过征服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但由于1896年阿杜瓦战役的惨败,意大利的图谋没有得逞。一战后,随着法西斯势力的上台,武力吞并埃塞俄比亚的野心又开始膨胀。但由于战后英法势力已经渗入埃塞俄比亚,并且都拥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如法国控制着埃塞俄比亚港口吉布提到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铁路运营,这意味着意大利要想独吞埃塞俄比亚,必须事先获得英法的认可。对此,墨索里尼在1933年1月就曾明确表示,“只要我们在欧洲得到绝对的授权”,“在埃塞俄比亚采取一场类似战争的行动”,将可以确保征服计划的成功。因此,法国政策的调整无疑给意大利实现其侵略野心提供了一个求之不得的机会。

    然而,由于法意在殖民地问题上遗留很多历史问题,这使两国接近初期进展缓慢。直到7月,纳粹分子刺杀奥地利总理陶尔菲斯引发奥地利危机之后,法意在维护奥地利独立问题上找到共同点,才使两国接近的步伐大大地加快:9月1日,墨索里尼正式邀请巴都在10月底访问罗马;9月5日,巴都指示法国大使先与意大利方面拟订讨论提纲为出访作准备;9月27日,法意会谈提纲拟订;10月3日,巴都将他访问意大利的日期定在11月4日至11日。但是,由于10月9日巴都在马赛遇刺身亡,他计划中的罗马之行未能实现。不过,法意接近的外交目标最终是由他的继任者赖伐尔完成的。

    赖伐尔在笼络意大利方面比巴都更加积极主动,当时法国的《共和国报》曾将赖伐尔的外交活动概括为“在多年的误解与冲突后,恢复与我们的邻国意大利的友好关系”。在赖伐尔眼中,意大利是连接法国与其东欧军事盟国的桥梁,在制衡德国的危险方面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法国军方全力支持赖伐尔的看法,并强调法国一旦与意大利结盟,不但可以把法意边境的10个师调到法德边境上来,而且有助于在战时顺利调回法国驻扎在北非的军队,这对改善法德军事力量对比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赖伐尔在10月9日上任后,把推进与意大利的结盟,列为法国外交的首要任务,并采取了积极的行动。

    10月31日,赖伐尔致电法国驻意大使德尚布伦,详述了法国对意外交的主要立场与目标,并指示他在此基础上立即与意大利进行谈判。电报中,除了对法意两国在关于殖民地等历史遗留问题一一做了指示外,还明确提出了法国在以下3个问题上的要求:1.军备协定,法意应就两国在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军事条款时相互磋商达成协定;2.奥地利问题,法、意及小协约国共同保证支持奥地利独立及不干涉其内政;3.意南关系,希望意大利与南斯拉夫签订仲裁与协商条约,谈判解决分歧。

    11月20日,德尚布伦会见墨索里尼,法意谈判正式开始。

    巴萨的法国射手久利转会罗马了?

    久利转会罗马一事终于落下了帏幕,在双方俱乐部进行了多次讨价还价之后,这笔转会今天终于完成。巴萨技术主管贝吉里斯坦向媒体确认,巴萨已经和罗马俱乐部达成协议,法国老将久利以300万欧元的转会费加盟意甲劲旅。300万欧元只是初步的转会资金,根据久利的表现和罗马的成绩,巴萨还可能得到额外的150万欧元的转会费。

    法国人久利虽然是里杰卡尔德打造巴萨“梦二队”的奠基人之一,可是当梅西迅速成长之后,久利的主力位置已经不保。如今法国同胞亨利加盟诺坎普,久利在巴萨已经被边缘化。其实巴萨俱乐部在上赛季结束之前就已经决定将久利出让,当时不少法国劲旅都向久利伸出了橄榄枝。可是这位巴萨的欧冠功臣却还想继续为巴萨效力,他期待着巴萨会将冗余的锋线人员清洗(小罗或埃托奥),他起码还能够获得替补登场的机会。

    可是埃托奥和小罗在巴萨的位置十分稳固,久利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未来。罗马俱乐部适时的出现,意甲劲旅出价300万欧元求购法国边锋。巴萨的回价并不让人意外,500万欧元绝对对得起这位欧冠经验丰富的边锋。本来罗马俱乐部还怒斥巴萨狮子大开口,可是双方很快就在今天确认了转会各项细节,速度之快让人钦佩。

    巴萨技术总监贝吉里斯坦在与罗马方面完成会谈之后向记者确认了转会完成的消息:“巴塞罗那俱乐部和罗马关于久利转会的谈判已经完成,剩下的就等待久利与罗马签订合同了。”西班牙媒体的报道称,久利的转会费为300万欧元,可是附加条款规定巴萨最多可以获得450万欧元的转会费,其余150万根据久利的表现、出场率和罗马的成绩支付。双方的转会费分歧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解决,罗马如愿得到了一位欧冠经验丰富的老将,巴萨也将阵中的一个包袱甩掉了。

    在未来几个小时之内,久利就将和罗马正式签署合同,法国老将与罗马签约到2010年,合同期三年。法国人的年薪不可能达到在巴萨400万欧元的标准,来到罗马之后久利的年薪将肯定有所降低。可是对于久利来说能够踢上比赛才是最关键的,在罗马即使工资较低也比在巴萨坐冷板凳好。

    罗马全面战争怎么搞外交,还有兵种

    罗马全面战争的外交系统做的不好。。。经常这个回合同盟下个回合就开战的。 如果真的想搞外交,就牢记一条——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只有开不起的价码。。。 假设你钱够,你可以不输入条件只输入要求,电脑会自动给出一个它认为合理的价格,你可以再适当的还一点价。但还价太多次电脑会不耐烦直接终止会谈的。。外交主要功能就是卖地图赚钱和借钱(用分期付款)。。。。 兵种就是对应的兵营出就可以了,兵种升级是铁匠铺,部分国家有神庙加成

    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的战争经过

    战争爆发后,腓力五世发现很少有希腊城邦愿意与马其顿同盟,他们也对与罗马结盟兴趣缺缺。主要原因在第一次马其顿战争时,罗马军团频繁的暴虐行为让希腊人印象深刻,大部分的城邦都静待战争变化。在战争前两年,罗马在军事上甚少进展。罗马执政官普布利乌斯·苏尔皮基乌斯·加尔巴·马克西姆斯虽然在军事上进展缓慢,但外交上成功让埃托利亚加入罗马这方。而继任的执政官普布利乌斯·维利乌斯·塔普鲁斯主要在处理自方的兵变问题。前198年,新任罗马执政官提图斯·昆克蒂乌斯·弗拉米宁接手统帅权后,在军事上的表现与前几任大大不同。弗拉米宁年仅不到三十岁,还是个热爱希腊文化者。原本罗马的政策是要腓力停止攻击任何希腊城邦,即维持希腊城邦和平。现在弗拉米宁一改先前罗马的战争政策和规划,要求马其顿从所有城邦上的驻军撤离,完全解放希腊城邦。这政策让罗马获得许多希腊城邦支持,加上弗拉米宁在军事上一连串积极行动,并于阿乌斯战役获得胜利,迫使腓力五世从色萨利撤退。尽管传统上的亲马其顿的阿哈伊亚同盟在这时与斯巴达交战而无法在这次战争上为马其顿提供协助,但罗马成功让阿哈伊亚同盟放弃亲马其顿的立场,最后在阿哈伊亚同盟,仅剩阿尔戈斯与马其顿同一侧。陷入不利形势的腓力五世宣布他有意愿与罗马谈和,而弗拉米宁希望能在自己执政官任内结束这场战争,来作为自己的功绩。但这时弗拉米宁面临罗马执政官改选,并不确定自己任期是否延长。在这种情况下,弗拉米宁决定先与腓力的谈判来等待时间,直到选举结果出来。假如自己任期没有延长,她将在被召回罗马前立即与马其顿谈和;如果任期延长的话,和平谈判就破裂,继续与马其顿战争。在前198年11月,弗拉米宁与腓力五世在罗克里斯的尼西亚会谈。为了拖延会议进行,弗拉米宁坚持所有的罗马盟友都要参与这次协商。会中弗拉米宁再度重申:要求马其顿从所有希腊城邦上的驻军撤离。而腓力五世认为条件太严苛,希望以马其顿放弃所有最近征服的色雷斯和小亚细亚领土即可,但弗拉米宁却告诉腓力五世这些条件是希腊城邦坚持提出的,建议腓力五世派出大使前往罗马元老院商谈,这问题就可以解决。在弗拉米宁误导下,腓力五世派遣使者前往罗马,此时选举结果也出来了,弗拉米宁被任命为资深执政官,军队指挥权也延长了。于是,弗拉米宁在罗马的朋友阻挠马其顿使者协商,迫使和平会谈破裂,战争再度爆发。随着战争渐渐对罗马有利,腓力五世所剩不多的盟友背弃了他。前197年六月,弗拉米宁所率领的罗马军团在色萨利的库诺斯克法莱战役中击败马其顿方阵,腓力五世被迫接受罗马的谈和条件,结束这场战争。

    二战大事经过

    1939年 9月1日 德国进攻波兰

    9月3日 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英国颁布义务兵役法案并建立战时内阁。

    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对德宣战。

    德国潜艇击沉英国客轮"雅典尼亚"号。

    9月4日 日本政府声明不参与欧洲战争。

    9月5日 美政府声明美国在战争中保持中立。

    9月6日 南非联邦对德宣战。

    9月7日 阿富汗声明在战争中保持中立。

    9月8-28日 华沙保卫战。

    9月10 日 加拿大对德宣战。

    9月12日 同盟国在阿贝维尔城召开第一次最高军事会议

    9月15日 苏、蒙和日本签订哈勒欣河停战协定

    9月15日 德军占领卢布林

    9月16-17日 波兰政府迁往罗马尼亚

    9月17日 苏联红军越过苏波国界,进驻西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9月26日 法国政府禁止共产党活动

    9月28日 苏联和爱沙尼亚签订互助条约

    9月28日 苏德签订划定边界条约

    9月30日 波兰流亡政府成立

    10月2日 最后一批波兰兵停止抗击德军

    10月2日 泛美会议确定美洲沿海三百里为安全海区

    10月8-12 德国将波兰西部省份并入德国,并在其余地区建立"波兰占领区总督

    管辖区"

    10月10日 苏联和立陶宛签订互助条约

    10月19日 英、法、土签订同盟条约

    10月28日 布拉格等捷克城市举行反法西斯游行示威

    11月1-2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接受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加入苏联,

    并与乌克兰、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

    11月4日 美国会通过"中立法"修正案

    11月30-1940年3月12日 苏芬战争

    12月18日 德国站见"施比海军上将号"在拉普拉塔湾被击沉

    1940年 2月24日 德最高统帅部批准进攻法、比、荷的作战计划

    3月21日-6月16日 法国雷诺政府当政

    4月9日 德军侵入挪威和丹麦

    4月14日 英法远征军在挪威登陆

    5月10日 德军侵入比利时和荷兰

    5月10日 英国张伯伦下台,丘吉尔组阁

    5月13日 德军在色当突破盟军防线

    5月14日 荷兰军队投降

    5月18日 希特勒命令将比利时的三个区合并于德国

    5月20日 任命魏刚为法国战区盟军总司令

    5月26-6月3日 英、法军队敦刻尔克大撤退

    5月28日 比利时军队投降

    6月3-7日 英法军队从北挪威撤退

    6月10日 意大利对英法宣战

    6月14日 德军攻入巴黎

    6月16日 丘吉尔建议建立英、法两个国家的统一体

    6月18日 戴高乐将军号召进行抵抗并组织"自由法国"运动

    6月20日 美国建立两党政府

    6月22日 法德签订康边停战协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灭亡。

    6月24日 法意在罗马签订停战协定

    6月28日 美国通过国防法

    7月1日 贝当政府迁往维希

    7月19日-8月19日 意大利军队进攻北非

    7月4日 贝当政府与英国绝交

    7月10日 法国民议会将国家全部政权移交贝当

    7月16日 希特勒下令准备"海狮战役"

    7月18日英日签订暂时封闭滇缅公路协定

    7月22日 英国成立专门作战指挥机构

    7月31日 德国军政领导人会议决定准备发动对苏战争,并增加到180个陆军师

    8月13日 德空军开始集中轰炸英国

    8月17日 希特勒宣布完全封锁不列颠群岛

    9月13日 意大利军开始进攻利比亚

    9月25日 德国侵略者取缔挪威行政委员会

    9月27日 德、意、日在柏林签订三国协定

    10月12日 德军进攻罗马尼亚

    10月28日 意大利进攻希腊

    11月5日 罗斯福第三次当选美国总统

    11月14日-19日 德空军袭击伯明翰、考文垂

    11月20日 匈牙利加入法西斯国家三国协定

    12月9日-1941年2月10日 英在北非对意大利军发起反攻

    12月18日 希特勒签署关于对苏战争的第21号命令("巴巴洛萨计划")

    1941年 1月22日 英军占领托布鲁克(北非)

    2月9日 德国宣布吞并卢森堡

    2月11日 德军进入北非

    2月17日 保加利亚-土耳其发表互不侵犯宣言

    3月1日 保加利亚加入三国协定

    3月25日 南斯拉夫加入三国协定

    3月27日 通过英美协同作战报告

    3月30-4月15日 德、意军队在北非发动攻势

    4月 6日 德国及其盟国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腊

    4月11日 美海军扩大大西洋巡防区

    4月13日 苏日中立条约签订

    4月17日 南斯拉夫军队投降

    4月20日 美、加签订军事生产合作协定

    4月21日 希腊军队投降

    4月24-29日 英军从希腊撤退

    4月27日 斯洛文尼亚解放战线成立

    4月 美国占领格陵兰

    5月20日 德空运部队在克里特岛登陆

    5月27日 英军击沉德国主力舰"俾斯麦"号

    5月27日 美国宣布处于"无限期紧急状态" 春 印尼"反法西斯人民运动"

    6月8日 英军进驻叙利亚

    6月9日 德国成立特别司令部"东方部"

    6月18日 德国-土耳其签订友好互不侵犯条约

    6月22日 德国法西斯侵入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6月22日 丘吉尔声明在对德战争中英国支持苏联

    6月23日 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决定建立苏联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

    6月23日 美国政府声明在战争中援助苏联

    6月28日 德军占领明斯克

    6月30-7月1日 德军占领里沃夫和里加

    7月7日 塞尔维亚开始反法西斯武装起义

    7月10日-9月10日 斯摩棱斯克保卫战

    7月12日 苏英就在对德作战中协同一致问题达成协议

    7月21日 德空军第一次空袭莫斯科

    8月4日-10月16日 敖德萨保卫战

    8月14日 英美签订大西洋宪章

    8月29日 德意就在欧洲建立"新秩序"发表宣言

    9月8日 德军包围列宁格勒

    9月30日-1942年4月20日 莫斯科保卫战

    10月19日 英国军事生产工人全国会议通过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协议

    10月30-1942年7月4日 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

    11月27 日 意大利侵略军被赶出埃塞俄比亚

    12月5日 苏军在莫斯科转入反攻

    12月6日 英对芬、匈、罗宣战

    12月7 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2月11日 德、意对美宣战

    12月11日 德、意、日缔结共同对英、美作战协定

    12月8 日 德最高统帅部指示德军在苏德战线转入防御

    12月11日 德意对美宣战

    12月11日 德、意、日缔结共同对美、英作战协定。

    12月16-17日英苏代表在莫斯科谈判

    12月16日 阿根廷进入特别戒严状态

    12月19日 希特勒任德军最高统帅

    12月21日 南斯拉夫游击队组成第一支正规军

    12月24日-1942年1月14日 罗斯福和丘吉尔就对轴心过斗争的策略问题进行谈判

    12月25日 日军占领香港

    12月 巴拿马、古巴、海地、危地马拉、多米尼加、尼加拉瓜、哥 斯达黎加、

    萨尔瓦多对德、意、日宣战

    1942年 1月1日 26国《同盟国宣言》与华盛顿签订

    1月2日 日本占领马尼拉

    1月5日 波兰共产主义组织同一位波兰工人党

    1月13日 同盟国代表会议在伦敦通过惩治战犯声明

    1月15-28日美洲国家第二次协商会议

    1月18日 轴心国划分作战区军事协定

    1月29日 苏、美、伊在德黑兰签订同盟条约

    2月1日 挪威吉斯林傀儡政府成立

    2月6日 菲律宾建立全国抗日统一战线

    2月15日 日军占领新加坡

    2月23日 美英签订在反侵略战争中互助原则的协议

    2月28日 日军侵占爪哇岛

    3月7日 日军侵占仰光

    3月9日 荷军在印尼投降

    3月 菲律宾成立人民抗日军

    3月 阿尔巴尼亚建立全国解放委员会

    3月 英美建立联合参谋部

    4月28日 美空军袭击东京、横滨、名古屋和神户

    5月4-8日 珊瑚海海战

    5月5日 日军占领菲律宾群岛

    5月5日 日军占领瓜达尔卡纳群岛

    5月20日 苏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卫国战争勋章命令

    5月26日 苏、英签订在战争中结成同盟以及战后合作互助条约

    5月30日 苏成立游击运动中央司令部

    6月1日 墨西哥对轴心国宣战

    6月4-7日 日本舰队在中途岛战败

    6月11日 苏美签订在战争中互助原则的协议

    6月28日 德军开始向顿河进攻

    7月14日 印度国大党工人委员会要求印度立即独立

    7月17-1943年 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7月18-25日 英美伦敦谈判

    7月25-12月31日 苏军在北高加索进行保卫战

    7月 加拿大军参加欧战活动法案生效

    8月9日 英殖民当局逮捕甘地、尼赫鲁等国大党领导人

    8月12-15日英苏首脑在莫斯科会谈

    8月22日 巴西对德、意宣战

    9月5日 苏发布《关于游击运动的任务》命令

    9月16日 巴西决定实行义务兵役制

    9月 阿尔巴尼亚建立民族解放阵线

    10月14日 苏联政府声明"希特勒侵略者及其同伙应对在欧洲所占领的国家所犯下

    的罪行承担责任"

    10月23 日 英国在阿拉曼开始进攻

    11月1 日 日本设立"大东亚省"

    11月2 日 苏设立国家非常委员会调查德国法西斯侵略者及其同伙的暴行

    11月8 日 英美军队在德属北非港口登陆

    11月11 日 德、意军队侵占法国非占领区

    11月13 日 英军进入托布鲁克

    11月19 日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转入反攻

    11月26-27日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反法西斯议会第一次会议

    11月 人民解放游击队最高司令部建立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

    12月4 日 苏波签订互助友好声明

    12月18 日 苏联政府发表关于阿尔巴尼亚独立的声明

    1943年 1月13 日 德国宣布总动员

    1月14-26日 英美卡萨布兰卡会谈

    1月18 日 苏军突破列宁格勒封锁线

    1月21 日 英美联合司令部指示对德国工业设施进行空袭

    1月23 日 英军进入的黎波里

    2月8-14日 苏军解放库尔斯克、克拉斯诺达尔、顿河罗斯托夫、伏罗希洛夫格勒

    2月10 日 "阿尔及利亚人民宣言"制订

    2月10 日 甘地开始绝食三周

    3月5日-4月2日都灵、米兰等城市军工企业举行罢工

    3月5 日 雅典万人游行示威,抗议德国占领者强迫人民负担劳动义务

    3月9 日 以苏加诺为首德印尼"人民精神力量中心"建立

    3月21 日 英美军开始进攻突尼斯

    4月7-10日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会谈

    4月15 日 法共《人道报》发表《准备武装起义总指示》

    4月25 日 苏联政府和波兰流亡政府绝交

    5月11-19日 丘吉尔和罗斯福在华盛顿会谈

    5月12-13日 德"非洲"集团军群在突尼斯投降

    5月27 日 法国建立抵抗运动全国委员会

    5月末 印度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6月3 日 法民族解放委员会在阿尔及尔成立

    6月10 日 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决定解散共产国际的全部组织机构

    7月10 日 英美陆战队在西西里岛登陆

    7月12-13日 "自由德国"全国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

    7月24-25日 意大利法西斯政府被推翻,墨索里尼被捕,巴多里奥政府建立

    7月25日-8月3日 英美空军集中袭击汉堡

    7月27 日 意大利解散法西斯党

    8月17 日 英美军占领西西里岛

    8月17-25日 英美魁北克会谈

    8月23 日 苏军解放哈尔科夫

    8月25 日 以蒙巴顿为首的东南亚盟军指挥部建立

    8月 日本宣告缅甸"独立"

    9月8 日 意大利宣告投降。德军占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各省

    9月23 日 墨索里尼宣布成立新法西斯"社会共和国"

    9月25 日 苏军解放斯摩棱斯克

    10月13 日 意大利(巴多里奥政府)对德宣战

    10月14 日 菲律宾傀儡共和国成立并和日本缔结军事同盟

    10月19-30日 苏、美、英外长莫斯科会议

    10月21 日 日本在新加坡建立"自由印度临时政府"

    11月1 日 美陆战队在布干维尔岛登陆

    11月6 日 苏军解放基辅

    11月20 日 美军在吉尔伯特群岛登陆

    11月22-26日 开罗会议

    11月28-12月1日 德黑兰会议

    12月24 日 苏军开始进攻乌克兰

    1944年 1月14 日 苏军在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转入进攻

    1月24日 苏军解放乌克兰第涅伯河右岸地区、西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部分地区

    1月26 日 阿根廷和德国绝交

    1月27 日 列宁格勒封锁完全解除

    2月25 日 阿根廷法雷尔--庇隆政府成立

    3月1 日 意大利北部举行反法西斯总罢工

    3月15 日 法国抵抗运动全国委员会批准抵抗运动纲领

    3月19 日 德军占领匈牙利

    3月26 日 苏军进抵普鲁特河畔苏联边境

    3月 法国爱国战线组织合并为法国内地军

    4月4 日 法共代表加入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

    4月22-24日 意大利成立有共产党人和社会党人参加的民族团结政府

    5月1 日 罗马尼亚建立工人统一阵线

    5月9 日 苏军解放塞瓦斯托波尔

    5月11 日 英美军队开始进攻罗马

    5月12 日 苏军解放克里米亚

    6月2 日 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宣布成立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

    6月4 日 盟军进驻罗马

    6月6 日 英美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6月13 日 德国V-1飞弹首次射击英国本土

    6月15 日 美军在赛班岛登陆

    6月20 日 罗马尼亚组成民族民主同盟

    6月23-24日 苏军在白俄罗斯开始进攻

    6月26 日 美军进入瑟堡

    7月3 日 苏军解放明斯克并在东部包围的中央集团军群部分兵力

    7月10-10月22日苏军进行利沃夫-散多梅希攻击战

    7月18 日 盟军进入克恩城

    7月18 日 日本东条英机内阁辞职。小矶国昭组阁

    7月20 日 施陶芬博尔格上校谋杀希特勒未遂

    7月21 日 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成立

    7月22 日 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关于建设人民民主国家的纲领宣言

    7月25 日 美军从科汤垣半乌滩头阵地开始进攻

    7月29 日 苏军强渡维斯瓦河

    8月1 日 苏联政府承认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为波兰的唯一合法政权机构

    8月1-10月2日 华沙起义

    8月2 日 土耳其和德国断绝外交和经济关系

    8月15 日 盟军在法国南部登陆

    8月18 日 德共主席台尔曼被害

    8月19-25日 巴黎人民起义胜利

    8月20 日 苏军在摩尔达维亚开始进攻

    8月21-27日 盟军进抵塞纳河并强行渡河

    8月23-24日 罗马尼亚八·二三武装起义,罗马尼亚对德宣战

    8月26 日 美英事实上承认戴高乐政府

    8月28 日 戴高乐命令解散国内武装力量

    8月29-10月28日斯洛伐克民族起义

    8月31 日 苏军进入布加勒斯特

    9月2 日 盟军解放布鲁塞尔

    9月4 日 芬兰政府声明与德断交

    9月5 日 苏联对保加利亚宣战

    9月9 日 索非亚人民起义胜利。祖国阵线政府执政。保对德宣战

    9月11-16日 丘吉尔和罗斯福第二次魁北克会议

    9月12 日 盟国和罗马尼亚签订停战协定

    9月12 日 盟军进入勒阿弗尔

    9月14 日 苏军在波罗的海转入进攻

    9月19 日 英苏和芬兰签订停战协定

    9月21 日 苏联和南斯拉夫就苏对南军事援助进行谈判

    10月6 日 苏、捷军对进入捷国境

    10月11 日 匈牙利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

    10月13 日 里加解放

    10月20 日 德国宣布动员16-60岁的男子参加人民突击队

    10月20 日 美军在莱特岛登陆

    10月20 日 苏军和南斯拉夫军队解放贝尔格莱德

    10月23 日 苏、美、英政府承认法国临时政府

    10月24-25日 美日舰队菲律宾海战

    10月28 日 盟国和保加利亚签订停战协定

    11月2 日 铁托和舒巴希奇签订协议成立南斯拉夫统一政府

    11月10-11日 德国从希腊撤军

    11月29 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阿尔巴尼亚

    12月10 日 苏法签订同盟互助条约

    12月16-25日 德军在阿登反攻

    12月21-22日 匈牙利召开全国临时会议,匈牙利民族临时政府成立

    12月23 日 东京、神户、横滨劳动人民骚动

    1945年 1月2-5 日 苏联承认波兰临时政府并恢复苏波外交关系

    1月17 日 苏波军队解放华沙

    1月20 日 匈牙利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匈对德宣战

    1月25 日 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批准"决胜非常措施纲要"

    2月4-11日 雅尔塔会议

    2月8-24日 苏军下西里西亚进攻战

    2月8 日 盟军在莱茵河地区开始进攻

    2月10-4月4日苏军东波美拉尼亚进攻战

    2月13 日 布达佩斯解放

    2月19-3月17日美军和日军在硫磺岛交战

    2月23 日 土耳其对德日宣战

    2月 西爪哇祖国保卫军举行抗日起义

    3月9 日 日本在越、柬、老撤销法国的殖民行政机关并建立傀儡政府

    3月9-12日 印度支那共产党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通过准备抗日武装起义的方针

    3月22 日 开罗代表大会签订阿拉伯国家联盟条约

    3月23 日 罗马尼亚土地改革法颁布

    3月27 日 缅甸举行反对日本侵略者武装起义

    4月1 日 盟军在鲁尔区包围德军兵团

    美军占领冲绳岛

    4月4 日 从匈牙利领土彻底驱逐德国法西斯军队

    4月5 日 苏联政府废除苏日中立条约

    捷政府通过"科希策纲领"

    4月9 日 苏军进入哥尼斯堡

    4月11 日 苏、南签订友好互助和战后合作条约

    4月12 日 美国罗斯福总统逝世

    4月13 日 苏军占领维也纳

    4月16 日 苏军开始进攻柏林

    4月19 日 意大利起义者解放波伦亚

    4月21 日 苏波同盟互助条约

    4月25 日 苏美军在托尔高会师

    4月25-6月26日 联合国大会在旧金山召开

    4月28 日 墨索里尼被处死

    4月29 日 德军在北意大利投降

    4月30 日 希特勒自杀

    5月1 日 欧洲协商委员会批准"德国管制机构协定"

    5月2 日 苏军占领柏林

    5月5--9 日 布拉格人民起义和解放

    5月7 日 德军无条件投降书预签

    5月8 日 签署德军无条件投降书

    6月5 日 苏、美、英、法宣告德国战败,由四大盟国掌握德国最高政权

    6月24 日 莫斯科举行胜利阅兵式

    6月26 日 签署联合国宪章

    6月28 日 波兰民族统一临时成立

    7月17日-8月2日 波茨坦会议

    8月6 日 美国原子弹炸毁广岛

    8月8 日 苏军对日宣战

    8月9 日 原子弹轰炸长崎

    8月14 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14 日 苏中签订友好同盟条约

    8 月 15 日 朝鲜北部解放

    8月15日-30日 越南八月革命

    8月16 日 苏波签订国境条约

    8月18 日 苏军在千岛群岛登陆

    8月21 日 美国停止实行租界法案

    9月 2 日 日本代表外相重光葵和日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东京湾内美国军舰

    "密苏里"号甲板上签署正式投降书

    高卢战记的内容简介

    《高卢战记》作为凯撒个人作战心得的结晶。从战记叙述时间结构上,分别记述了凯撒对厄尔维几人的战争,凯撒在高卢的外交活动,对日耳曼人的战争,列颠对比尔及人的战争,对文内几人的海战和对日耳曼人的报复,凯撒入侵不镇压高卢大叛乱和阿来西亚之战。

    对厄尔维几人的战争。公元前58年凯撒同厄尔维几人之间爆发的第一次战争是阿拉河之战。阿拉河流经爱杜依和塞广尼居住地,注入罗唐纳斯河,因为水流并不湍急,所以厄尔维几人打算涉险过河。根据侦察人员的报告,厄尔维几人的部队四分之三已完全渡过,大约还有四分之一留在阿拉河这边,凯撒立刻率领罗马军团直扑尚未渡河的敌人,并消灭其中大部,其余的敌人都四散逃走,躲到最近的森林里去。首战胜利后,为了彻底歼灭厄尔维几人的主力,凯撒迅速渡过阿拉河,追击厄尔维几人。凯撒并不急于同敌人决战,而是采取尾随战术,伺机歼灭敌人。当厄尔维几人运动到别布拉克德城之后,凯撒发现了战机。别布拉克德城四面环山,凯撒利用山地地形,迅速抢占制高点,堵住敌人的出路,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敌人的主力。经过激烈的厮杀之后,厄尔维几人在罗马人的打击之下死伤惨重,向一座小山逃去。凯撒布置罗马军队一面继续追击厄尔维几人,另一面抵抗厄尔维几人的盟军一一波依人和都林忌人。经过惨烈的战斗之后,最终罗马军队歼灭了厄尔维几人的主力。厄尔维几人不得不派人求降,“他们在路上遇到凯撒,投身在他脚下,含着眼泪低身下气地恳求讲和。”在交出人质和武器之后,凯撒接受了他们的投降。战胜之后凯撒并没有对厄尔维几人采取民族灭绝政策,而是采取了宽容的策略。凯撒命令厄尔维几人和他们的盟友都林忌人、拉多比契人都回到原来住地,并命令阿罗布洛及斯人向厄尔维几人提供粮食救济,稳定其残部。

    凯撒在高卢的外交活动。厄尔维几之役后,全高卢的使者都赶来向凯撒道贺。他们认识到厄尔维几之役给高卢人带来好处,因为厄尔维几人迁移的目的在于向全高卢发动战争,建立霸权。因此,高卢各部在这场战争之后都约定在罗马领导下召开高卢大会。爱杜依人首领狄维契巴阿古斯在高卢大会上向凯撒报告了北高卢的危机一一阿里奥维司都斯率领的日耳曼人的入侵。全部高卢使者在凯撒面前痛哭流涕,哀求凯撒出兵。鉴于第一,爱杜依人是罗马的盟友,现在他们受到日耳曼人的奴役,这对罗马来说是一种耻辱。第二,如果放任日耳曼人大批地涌入高卢,会对罗马在高卢的利益产生威胁。第三,阿里奥维斯都斯那种自高自大、不可一世的态度也令凯撒难以忍受。所以,凯撒决定干预此事。于是凯撒派遣使者到阿里奥维司都斯那里进行斡旋,而阿里奥维司都斯却以高卢战胜者的名义,要求同罗马平分高卢的统治权。并誓言决不归还爱杜依人的人质,还威胁凯撒说,“凯撒只要愿意,尽可一试,领教一下战无不胜的日耳曼人一一武艺娴熟,十四年没在屋子里住过的日耳曼人,凭他们的勇敢,能干出点什么样的事业来。”

    对日耳曼人的战争。外交斡旋失败后,凯撒决定迅速采取行动,率军进攻阿里奥维司都斯。凯撒首先抢占了阿里奥维司都斯正在进军的塞广尼人最大的市镇维松几阿。此时,凯撒军中却出现了对日耳曼人的恐惧情绪,凯撒通过劝说和鼓励稳住了军心,消除了罗马人对日耳曼的恐惧感,增强了士兵的信心。凯撒在战前再次提出商谈的请求,谈判未果,阿里奥维司都斯的骑兵却突然向凯撒发动袭击。凯撒认为会谈已经没有必要,严阵以待。但阿里奥维司都斯拒不出战,企图跟罗马军队打消耗战。凯撒果断采取了诱敌上钩的战术,除了每日在敌人营前叫阵之外,还在大本营外设置一个人数不多的小营。终于,阿里奥维司都斯出战。在双方决战中,凯撒采用两翼包抄的战术,击败顽敌,追击日耳曼人直至莱茵河为止。大部分日耳曼人无法渡河而被歼,少数人包括阿里奥维司都斯逃脱。通过这场战争,凯撒沉重地打击了日耳曼人在高卢的势力,维护了罗马人在高卢的优势,震慑了日耳曼人。“这场战事的消息传过莱茵河,已经到达河边的苏威皮人听到后,开始回家”。

    对比尔及人的战争。赶走阿里奥维司都斯之后,高卢的局势看似稳定,而内在隐患依然存在。公元前57年,当凯撒的军队在内高卢的冬令营体整时,突然传来消息:整个比尔及人结成联盟,反对罗马。主要原因是他们害怕罗马会征讨他们。凯撒一方面迅速进兵,直抵比尔及人边境,并迅速地与惧怕罗马的比尔及近邻雷米人建立联盟关系。另一方面,又要求爱杜依人(罗马的盟友)设法吸引和分散比尔及联军的力量,他用计谋让爱杜依人把军队开进稗洛瓦契人的领地,迫使稗洛瓦契人同爱杜依人开战。这样,既加强了自身力量,又分散了敌人的力量。凯撒率军在阿克松奈河北侧与比尔及人展开了第一次会战,罗马人初战告捷,稗洛瓦契人投降罗马。三天之后凯撒军队在萨比斯河边同以纳尔维人为首的高卢联军遭遇。凯撒的先头部队刚刚渡过河就遭到了比尔及人的袭击。敌人同时对罗马的辐重部队发起攻击,使得凯撒军队仓促应战,右翼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在危机之中,凯撒亲自指挥右翼第十二军团作战,“他从后军的一个兵士手中抢过了一面盾一一因为他自己来的时候没有带一一就向阵线的第一列赶去,一面叫着百夫长们的姓名,鼓励着其他兵士,吩咐他们把连队标志移到前面去,连队与连队之间拉开,以便更自由地运用剑。他的到来,给士兵们带来了希望,他们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各人都想在统帅的亲眼目睹之下,表现出自己即使身历险境时还晓勇善战到何等程度。”在凯撒的身先士卒的鼓舞下,罗马军队奋力杀敌,终于全歼了纳尔维部。在萨比斯河之战后,凯撒又攻占了阿杜亚都契人要塞,整个比尔及联军的主力被完全消灭,外高卢北部的反抗被彻底镇压下去。

    对文内几人的海战和对日耳曼人的报复。公元前56年,外高卢西北部濒临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峡的文内几人发动了叛乱。凯撒对文内几人的战争史罗马在高卢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海战。由于天然的原因,文内几人的战船由橡木造成,结实坚固,船头和船尾都比较高,锚用铁链拴牢,船帆是用毛皮或薄革制成,可以抵御咫风的冲击。面对文内几人的海上优势,凯撒发明了钩刀战术。罗马人在一根长竿上绑缚锐利的钩刀,先用钩刀钩住敌船桂上的绳索,然后用力划动船只与敌舰分离,敌船上的绳索就会被割断,船帆也必定落下来,这样罗马军队的格斗优势就发挥出来了,文内几人找不出更好的对付方法,只能匆匆逃跑。罗马人趁势追击,彻底打败文内几人的海上力量。公元前55年,由于受到日耳曼苏威皮人多年以来的侵扰,日耳曼人中的鸟西彼得族和登克德里族大批渡过了莱茵河,抢占高卢门奈比人的领上,威胁到高卢边疆的安全。凯撒用他自己想出来的建造方法在莱茵河上架桥,罗马军队第一次渡过莱茵河,向日耳曼诸部落展示罗马人的军事实力。公元前53年,外高卢发生了反抗罗马统治的叛乱,凯撒镇压了此次叛乱,由于日耳曼人曾派军队帮助叛军,凯撒决定出征日耳曼,于是凯撒第二次渡过莱茵河,由于苏威皮人躲到森林里企图伏击罗马人,凯撒恐因粮草缺乏、孤军深入而遭失败,遂领兵撤回高卢。

    凯撒入侵不列颠。公元前55年,凯撒在巡行日耳曼之后,认为高卢和日耳曼的边界问题得到暂时的缓解,于是决定入侵不列颠,进一步扩大罗马的疆界。凯撒军队在登陆作战中遭到不列颠战车阵的顽强阻击,在付出了一定牺牲的情况下,罗马军队终于成功登陆,由于凯撒运送给养的十八艘大船受到风暴袭击而被冲毁淹没,凯撒在击溃不列颠人之后撤回高卢。公元前54年,在安排好高卢的事情及做好一切准备之后,凯撒第二次入侵不列颠,意外的情况再次出现:风暴将罗马人的舰只全部撞坏,给罗马人造成极大的损失。凯撒急令停止追击敌人,修理船只,准备后援。不列颠人吸取了上一次作战失败的教训,首先利用步兵吸引罗马的骑兵队,然后排出战车阵冲击罗马的步兵军团,同时还排出散兵来骚扰罗马人。不列颠人的这种迅速集结而后又迅速撤离的战法,让罗马人吃尽了苦头。就这样,由于无法支撑长时间的消耗战,凯撒第二次远征不列颠再次无功而返。总之,凯撒两次入侵不列颠都未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高卢大叛乱和阿来西亚之战。公元前53年,高卢再次发生小规模叛乱,凯撒在镇压叛乱后,严惩了森农内斯人和卡尔弩德斯人,并处决了阿克果。这一事件激起了高卢人普遍的不满。进而导致高卢大起义的爆发。公元前52年,当凯撒在意大利处理政务时,高卢人趁机发难,掀起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抗运动。这场起义的发起人是卡尔弩德斯人,他们首先攻克钦那布姆城,把那里的罗马公民全部杀死,进而引起高卢各部纷纷响应。在阿浮尔尼人的贵族维钦及托列克斯的煽动与游说下,森农内斯人、巴里西人、庇克东内斯人、卡杜尔契人、都农耐斯人、奥来尔契人、雷穆维契斯人、安得斯人以及所有其他毗邻大洋的各族,都聚集到他的旗下,组成联军,掀起了反对罗马的最大规模的战争。凯撒接报之后,经再三考虑决定马上出兵平叛。战争初期,凯撒接连获得胜利。维钦及托列克斯在遭到几次失败之后,采取坚壁清野的作战方法,跟罗马军队打消耗战。凯撒在后勤补给极为不利的情况下,穷追猛打,攻占阿凡历古姆,进行粮草补给和体整。补给之后,凯撒率领六个军团进攻及尔哥维亚镇,由于爱杜依人的反叛,罗马军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凯撒与副将拉频弩斯合兵一处,对维钦及托列克斯进行最后的打击。此后,绝大多数的高卢部落在毕布拉克德召开高卢大会,一致同意由维钦及托列克斯担任统帅,继续抵抗罗马。而此时高卢联军已是强弩之末,在同罗马军团的会战中被击败,退守到孟杜皮人的城市阿来西亚。阿来西亚之战是整部《高卢战记》中最为精彩的一个章节,也是全书的高潮。初战双方骑兵冲杀,凯撒果断派出日耳曼骑兵,击败高卢骑兵,维钦及托列克斯战败后,闭门不出。凯撒在城外构筑防御工事,严密封锁阿来西亚。高卢各邦在得知维钦及托列克斯在阿来西亚被围后,组建了一支联军,共八千骑兵和二十五万步兵,驰援阿来西亚。高卢人企图通过内外夹击,消灭凯撒的军队。罗马人面临被两面夹击的困境。凯撒临危不乱,他把全部军队分别布置在工事的两面,进行前后两面防守,然后命令骑兵出战。凯撒再次使用日耳曼骑兵,击溃了高卢人,罗马军队逐渐形势好转,开始追赶撤退下去的外围敌军,使敌人无法重新集中,从阿来西亚城中出来的人重又退回城中。此后凯撒再次击退了外围高卢援军的进攻。高卢人两次被打退,损失惨重,于是他们寻找到罗马军队防御工事的一个薄弱之处,发动绝地偷袭。此役战线太长,双方陷入胶着,关键时刻,凯撒身先士卒,投入战斗。士兵们在凯撒勇敢精神的鼓舞下,奋力拼杀,彻底击溃高卢人。维钦及托列克斯看到外援基本被歼,败局已无法挽回,只好向罗马人投降。这场艰苦的围困战最终以罗马人的胜利告终。至此,高卢战事基本结束。

    关于罗马会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您从中找到您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体育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JRS直播(www.fcb1899.net),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